身分安全:信任的基石

2024 July 01

幾週前,我的妻子問我為什麼阻止威脅行為者影響我們的生活如此困難。在這個數位時代,線上連線的必要性帶來了固有的漏洞風險。身為安全領導者,您面臨的挑戰在於透過建立信任來減少脆弱感。您需要保護您的組織並讓員工放心,以便他們可以毫無恐懼地完成工作。

無論您是擁有最佳可用安全解決方案的首席資訊安全長 (CISO),還是擁有足夠安全實踐的身份和存取管理 (IAM)領導者,如果沒有組織利益相關者的信任,任何安全計畫的有效性都會受到限制。信任是實現更高安全成熟度的基石。

以信用卡反詐騙團隊為例,他們會打電話核實可疑的購買行為。無論解釋如何,當反詐騙團隊聯繫客戶並繼續信任和使用他們的卡片時,客戶都會感到受到保護。同樣,安全領導者必須培養利益相關者和最終用戶的信任,以減少他們的網路脆弱性並促進數位化進步。

培養信任:行動中的領導原則

在連結性和威脅日益增加的數位時代,CISO 和其他安全決策者的角色已經超越了實施安全技術,轉變為在組織內建立基本信任。根據《Cyber​​Ark 2024 身分安全威脅情勢報告》,93% 的組織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與身分相關的安全漏洞,凸顯了對組織安全計畫的信任。

培養信任報價

除了智慧地應用適當的權限控制之外,您還可以透過採用真實性、邏輯性和同理心原則來幫助提高組織以身分為中心的安全性。這些基本要素受到《哈佛商業評論》見解的啟發,對於建立有彈性的信任框架至關重要。透過採用這些原則,您可以將身分安全不僅僅視為一種技術解決方案。相反,它成為一種策略敘述,加強與利害關係人和使用者的信任,確保對所有業務營運的全面保護。

網路安全的領導力不僅限於管理安全實踐,還融入了建立信任、預測風險和確保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安全的人類技能。領導者的工作是在處理網路安全問題時引導組織的心態。考慮到這一點,上述三個原則將有助於建立可信度,做出明智的決策,並將安全流程與使用者需求連結起來。

讓我們探討有助於建立對網路安全計畫的信任的三個原則:

1. 真實性:透過一致的行為建立信譽

網路安全領導力的真實性意味著充當組織真正的保護者和策略顧問。它涉及有關安全態勢的透明溝通、主動分擔風險和防禦以及對組織最佳利益的明顯承諾。真誠的領導者可以建立信譽和信任,這對於危機時期的有效領導至關重要。

2. 邏輯:做出明智的決定

邏輯決策對於網路安全至關重要。這項原則涉及數據和分析,以了解威脅並規劃有效的對策。最好透過證據驗證您的策略,從而增強您的權威,以贏得利害關係人對您制定的優先安全計劃的決策的信任。例如,網路威脅情報提供了有關迫在眉睫的威脅、攻擊模式和漏洞的寶貴見解,使您能夠根據組織周圍的世界環境做出明智的決策。透過這種方式,您可以確保您的策略在應對威脅情勢的永無止境的演變時是主動的、相關的和基於風險的。

3. 同理心:使安全性與使用者需求保持一致

領導力的同理心涉及認識和解決使用者對安全措施的擔憂。作為一個富有同理心的領導者,您應該確保安全協議不會給使用者帶來過重的負擔,並且這些措施符合他們想要保護的人的日常體驗和期望。這種方法可以促進用戶參與和合規性,這是成功的安全策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保護身分:建立真實、邏輯、同理心的信任

現在我已經闡述了這些領導原則,有必要將它們融入日常實踐中。 例如,身分安全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認識到我們的數位環境受到保護,透過強大的身份驗證方法確保線上交易符合用戶的存取資格,並且他們的會話受到持續監控(零信任)。最後,與技術和流程同樣重要的是需要了解使用者在不干擾其日常工作的情況下提升適當安全等級的需求。

當談到誠實時,感知與現實一樣重要——誠實並得到認可至關重要。換句話說,我們的利害關係人和最終用戶應該清楚地理解為什麼某些控制是必要的,以及如何保護數據,以使用戶更容易接受和遵循設計的安全實踐。例如,強大的身份安全對於防禦不必要的存取並確保只有合法個人才能存取敏感資料和系統至關重要。多重身分驗證 (MFA) 、生物辨識驗證和行為分析等技術是可靠身分安全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您應該將其納入您的發展和維護信任計畫中。

透過主動安全增強信心:零信任範式

透過零信任建立信任乍看之下似乎是矛盾的。然而,本質上,零信任策略主張在正確的時間為正確的任務給予適當的信任。它消除了隱式信任並實施安全措施來防止特權濫用和安全漏洞。

採用零信任方法意味著假設基礎設施內部或外部的任何實體本質上都是不可信的。這種方法補充了以下原則:

  • 真實性-透過執行一致的驗證,展現透明的安全承諾。
  • 邏輯-基於對風險和行為的持續評估,系統地應用嚴格的存取控制。
  • 同理心-確保安全措施不會影響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或體驗。

賦予領導者權力:透過身分安全推進零信任

任何追隨領導者的人都會追隨領導者,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最好的決定。使用零信任,可防禦的策略是透過身分安全來啟動,這是「信任但始終驗證」方法的核心。

透過生物辨識技術和 MFA 增強真實性

生物辨識身分驗證和 MFA 透過證明組織致力於在每個存取點保護身分來增強真實性。這些技術使安全流程對使用者可見且易於理解,從而增強了對所實施措施的信任。

透過人工智慧和分析支援邏輯決策

人工智慧 (AI) 和分析可以即時評估風險並動態調整安全措施。該技術應用程式透過做出更有效率、更有效的數據驅動決策來支援邏輯領導,展現對複雜、合理的安全實踐的承諾。

透過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安全設計實現同理心

考慮使用者便利性的安全設計,例如根據行為和風險調整安全性的自適應身份驗證方法,表現出了同理心。這些設計反映了該組織重視使用者體驗和安全性,從而培養使用者的信任與合作。

建立信任:身分安全中的領導力和零信任協同

回到我妻子關於阻止威脅行為者的最初問題,答案是我們需要在網路上保持謹慎,並提倡一種不會妨礙我們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安全文化。它也存在於網路空間中。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必須培養一種承受風險的心態,使我們能夠做出審慎、具有風險意識的決策。

在當今複雜的網路安全環境中,安全領導者的有效性不僅取決於您部署的安全技術,還取決於您建立的信任。透過堅持真實性、邏輯性和同理心,並在零信任框架內整合複雜的身份安全措施,您可以確保您的組織受到所有利害關係人的保護和信任。

Claudio Neiva 是 Cyber​​Ark 的安全策略顧問兼總監(拉丁美洲)。 

文章來源/ CyberArk Blog CyberArk Blog

返回